
對我而言,這是最棒的公益方式,在大誌雜誌出現之後…
(上面這幾本雜誌封面,有的是主題我很喜歡,有的是封面是阿潘的愛)
不知道在台北生活的大家有沒有發現,
從2010四月開始,台北捷運開始有許多穿著橘色背心,寫著【The Big Issue】的人,拿著一本跟他們的穿著打扮看似衝突的雜誌在販售?
給他們魚吃,不如訓練他們釣魚
這是一本創設於英國的雜誌,自1991年至今已成立18個年頭,內容包括時事、社會議題及藝文資訊,目前於英國、日本、澳洲等九個國家以不同版本的形式發售。
這份雜誌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的販售員是所謂的Homeless─街友來販售。它希望能透過雜誌的販售,給無家可歸者和短期安置的人們,有機會獲得穩定的收入。這些販售者是一群經過徵選及訓練輔導的遊民或弱勢族群,衡量自己的財務狀況和銷售能力,於出刊時用現金批貨,批貨成本約是售價的半價,販售所得全數歸販售者所有。在英國TBI已經幫助超過2500萬個販售員,而每周更有67萬以上的讀者。
在台灣是由大智文創取得中文版發刊權,並於2010年4月1日發行創刊號。目前在台北人口流量大的捷運站,人潮數都有販售員。如果想要買過期的雜誌,則可以跟雜誌社直接訂購。
(以上文字取自雜誌內頁介紹詞)
在這個提倡企業社會責任的時代,我們更要幫助社會企業(註1)。
大誌雜誌就是我目前遇到過覺得最棒的方法了。
每個月只要一百元,你就可以幫助每天在捷運站、在城市角落中經過的人一點小忙,
省個4杯珍奶,或是兩份雞排,又或者是一趟計程車錢,
你就可以幫助一個無家可歸者有一頓溫飽,或是一個弱勢者有一個基本的生計來源。
這聽起來就比很多只會口號不會做的政客好太多了嗎?
重要的是,雜誌內容不會過度布爾喬亞,每個月都會有
世界新聞或是世界某個角落在發生的故事(不是世界動物新聞或是國際災難)
在地的小革命(不是在地自殺率或是烏煙瘴氣的誰家又發生甚麼事情)
各種設計藝術資訊(不用擔心看不懂或過度抽象,是很多關於生活中美的體驗)
當然免不了要來點關於那些檯面上的故事
有些月份會邀請一些大明星或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人物來分享他們生命中重要的故事
(算是滿足了我們對於追星的需求吧!)
所以如果你跟我一樣
1.想要為這社會做點事情但又拿不出甚麼錢
(我們不像老郭老張老里一捐就是一棟樓)
2.不想捐發票也不想浪費零錢但又想要做善點事
(總覺得自己應該不浪費存錢但又幫助人的矛盾心理)
3.嗜讀文字但常常假裝沒空無法完整閱讀
(這本內容說少不少的雜誌是很棒的填補空白讀物)
4.想知道世界其他的角落發生甚麼事情,但英文不好拉丁語不懂上網永遠先開臉書
(雜誌整理很多小小的但會讓你學到些小東西或生活態度的“中文”介紹絕對可以滿足你!!)
那你就不要再猶豫了!!!
下次看到穿著橘色背心的雜誌販售員時,
就露出看到綠燈的笑容像他們走去
並買下一本會讓你的100元有健達出奇蛋(註2)的功效產生喔~
(註1)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簡稱 CSR)是企業認為對社會有一份責任而回饋社會,但是社會企業則是以特定團體或是幫助社會公益而設立,兩者稍稍有不同喔!
(註2)所謂健達出奇蛋功效就是來自它的經典台詞:「三個願望,一次滿足」
買個雜誌=幫助別人+長知識+自己開心
我超喜歡用這個詞,往後有機會它應該會繼續出現在這個小宇宙XD
(註3)大誌雜誌網站 http://www.bigissue.tw/ 上面也會有很多消息和臉書粉絲頁
*後記
其實會想寫這篇的原因很簡單
1.想要湊網誌的文章數(==+)
2.單純想要做些小改變,為了這個世界可以多一些笑臉
最近在補行政學的時候,學到一些關於公益這件事情的現況。
在台灣或是亞洲社會,大家對於社福團體的概念還不是很成熟,
所以只有在大災難或人倫悲俊或你自己也發生同樣情形時候,
你才會把一些錢捐出來。
(而且在這種時候,通常又都是宗教性團體的募款金額與其他社福團體比例懸殊!!!)
當然這種願意雪中送炭的情操真的很感人,
但是這社會不是一天到晚都會有大災難或是人倫悲劇在發生(或者是其實發生了新聞沒報你也不知道),
我反而覺得,我們要平常就要培養一些幫助這些社福團體或是弱勢族群的習慣,
一個月一百,一天十元
這種穩定但負擔不多的舉手之勞,造成的長期效果,
或許會比在最後關頭或大災難來臨時,能夠幫助到更多需要我們愛心的人,不是嗎?
【小小的工商服務】
據我所知目前The Big issue雜誌的販售區域還是偏在大都會
我想了一下
如果你讀了這篇網誌,
真的很想閱讀但又不知道從何而買的話
可以留言給我
我願意幫你買雜誌+郵寄給你
只要你付130(雜誌100+郵資.信封30)的話
我很樂意幫助你做這件事情喔!!!
各位放心
我絕對跟這家公司沒有簽約,他們也沒付我廣告費
單純只是覺得 想要為這社會做些實際的改變:)
今天既然講到關於街頭的故事
那就來分享一個小品電影ONCE中的一首歌這部電影是在講一個街愛爾蘭街頭藝人和一個應該是東歐國家女生的愛情故事
有機會也可以找來看看
我看完之後是帶著一種複雜又溫暖的心情結束的...